据测算,在6月份2.5%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
以半导体行业为例,格创东智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提供全栈式工厂集成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近日在福州开启,本次数字盛会汇聚了全球领先的数字化转型标杆,12个省、自治区及兵团代表,25家中央企业,26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以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
7月23日下午,湖北省副省长赵海山在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赵俊、湖北省委网信办副主任赵理富、湖北省经信厅副厅长吕晓华、湖北省商务厅副厅长余学武、湖北省政府国资委副主任周勇士等领导陪同下,莅临格创东智展位视察指导。综合考量不难总结,一方面格创东智对中国工业发展有着深刻理解。作为国内信息化领域的盛会之一,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充分展示了数字化发展大浪潮下,全国各地各界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的坚定步伐,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格创东智展位一角从单个应用到全局优化打造标杆智能制造工厂目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正在从单点提升向全局优化转变。作为湖北省23家代表企业之一,湖北省首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企业格创东智,携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亮相本次盛会。
湖北省副省长赵海山等领导参观格创东智展位如今,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如火如荼,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万亿增长到了超45万亿,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二。第五届数字中国湖北馆全景图格创东智是中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作为众多知名大中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合作伙伴,格创东智为这些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深度融合起到了关键作用。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比1-4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0%上半年累计出口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随着投入效益逐步显现,将为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高技术产业、技术改造等成为投资新增长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司长袁达在吹风会上说。
工业运行在经历了4月份的短暂下降后,5月份重回正增长,6月份生产继续加快。服务业经营好转,6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3%,比上月回升7.2个百分点。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副司长霍福鹏介绍,汽车产业产销量在上半年也实现了较快恢复。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211.7万辆与1205.7万辆。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赵志丹介绍,15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5%,制造业企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7%,分别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3和9.5个百分点。袁达表示,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力有效推进,重点区域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稳经济政策效应逐步释放,6月份经济实现较快企稳回升。在市场需求方面,投资、出口带动作用明显,居民消费持续回升。从经济走势看,稳经济各项政策进一步落地见效,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回升势头。
据介绍,从产业运行看,夏粮再获丰收,工业、服务业明显好转。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上半年销售260万辆,同比增长120%,占新车销售比例达到21.7%。
夏粮总产量2948亿斤,增产29亿斤。北京7月14日电 7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上半年经济形势媒体吹风会。
据介绍,5月下旬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持续企稳回升,积极因素不断增多。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居民消费稳步恢复,端午节期间市场消费明显回暖,网络零售较快增长,6月份全国电影票房比上月大幅增长1.7倍综合算下来,夏粮面积不减反增,这是夏粮增产的基础。南方地区因地制宜扩大蚕豆、马铃薯等杂粮杂豆62万亩,实现了以杂补麦。夏粮单产提高对增产的贡献达到了64%。冬小麦因去年罕见秋汛面积减少101万亩,但西北等地千方百计扩种夏收春小麦,实现了以春补冬。
与此同时,生产条件持续改善。今年以来,叠加乌克兰危机、近期主要发达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等影响,全球粮食市场剧烈波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
夏粮单产又创新高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单产5555.6公斤/公顷(370.4公斤/亩),比上年增加34.9公斤/公顷(2.3公斤/亩),增长0.6%,其中小麦单产5912.3公斤/公顷(394.2公斤/亩),增加43公斤/公顷(2.9公斤/亩),增长0.7%。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2962千公顷(34443万亩),增加50.8千公顷(76.2万亩),增长0.2%。
中国能否有效应对外部冲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总体看,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较好,有能力、有底气、有条件应对外部冲击,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其中小麦产量13576万吨(2715亿斤),比上年增加128.6万吨(25.7亿斤),增长1%。
这都为夏粮单产提高奠定了基础。播种面积稳中略增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收的小麦占口粮的四成左右。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监测,主产区二等以上小麦占比超过90%。近年来,各地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着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培育推广优良品种,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粮食单产水平稳步提高。
国家发改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统筹加强粮食安全保障,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今年3月7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期货收盘价涨到475美元/吨,同比涨了一倍;7月12日又大幅回落至298美元/吨,比3月7日的高点下跌37%。
今年夏粮再获丰收,且小麦质量好于常年。潘文博介绍,今年小麦质量明显好于上年。
各地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据农情调度,全国优质专用小麦比例达到38.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王贵荣分析,全国夏粮单产小幅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二是多项措施精准发力。
潘文博介绍,今年夏粮亩产量是在夏粮单产连续3年提高的基础上又创的新高。与此同时,新疆、甘肃、宁夏等地积极扩种春小麦,全国春小麦播种面积642千公顷(962万亩),比上年增加118.1千公顷(177.1万亩),增长22.6%,有力弥补了冬小麦因灾减少的面积。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表示,今年我国夏粮生产喜获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为稳物价保民生、稳定经济大盘、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坚实支撑。与此同时,国内粮食市场总体平稳。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是在遭遇罕见秋汛后的抗灾夺丰收,是在历史高点上的高位再增产。产量提高,粮食质量也在提升。
与国际粮食过山车式的剧烈波动相比,国内粮食市场运行平稳,价格波动的幅度远远低于国际市场。夏粮收购总体呈现进度快、质量好、价格稳、市场活的特点。
国家统计局7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143.4万吨(28.7亿斤),增长1%。截至7月1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小麦3433万吨,同比增加160万吨,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本文由绸缪束薪网瞿晓铧:欧盟对华高关税对欧洲光伏企业影响更甚绸缪束薪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一汽系转让亿安保险69%股权”